肠热症是伤寒病和副伤寒病的总称,主要由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肠热症与缓慢临床改善和高复发负担相关,而氟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与快速退热和较低复发负担相关,那么加替沙星是否比头孢曲松钠治疗肠热症更有优势呢?2016年1月,发表在《Lancet Infect Dis》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分析。
背景: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肠热症与缓慢临床改善和高复发负担相关,而氟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与快速退热和较低复发负担相关,所以研究人员假设,加替沙星比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曲松钠在治疗肠热症上要有优势。
方法:研究人员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的两家医院进行了一项开放标签、随机、对照、有效性试验。患者的入组标准为儿童(2~13岁)和成年人(14~45岁),具有疑似肠热症的标准(体温≥38.0℃,持续≥4天,无感染灶)。研究人员按照1:1的比例以未对患者分层的方式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口服加替沙星(10mg/kg/天)或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2~13岁的患者:60mg/kg直到2g/天;≥14岁的患者:2g/天)组中,治疗7天。电脑使用4和6方块产生随机列表。主要结局指标为治疗失败的复合,其定义为出现以下至少一项:治疗开始后退热时间超过7天、治疗第8天需要抢救治疗、治疗第8天微生物学失败(即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A、B或C的血液培养阳性)、治疗开始的28天内疾病复发或出现疾病相关的并发症。研究人员在改良的意愿治疗人群、证实了血液培养阳性或血液培养阴性的亚人群中进行了分析。本试验能检测到增加20%的失败风险。本试验注册到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为NCT01421693,现已关闭。
结果:2011年9月18日~2014年7月14日,研究人员筛查了725名患者。2014年7月14日,由于出现了对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高水平耐药的伤寒菌株,数据安全性和监测委员会提前停止了本试验。在此时间点,239名患者组成了改良意愿治疗人群(加替沙星120人,头孢曲松钠119人)。加替沙星治疗的患者中,有18人(15%)治疗失败,而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患者中,有19人(16%)治疗失败(风险比HR,1.04;95%CI,0.55~1.98;P=0.91)。证实了血液培养结果的人群中,加替沙星治疗的62名患者中,有16人(26%)治疗失败,而头孢曲松钠治疗的54名患者中,有4人(7%)治疗失败(HR,0.24(95% CI,0.08~0.73),P=0.01)。治疗失败与表现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因此需要停止治疗的伤寒菌的出现相关。相反,血液培养阴性的患者中,加替沙星治疗的58名患者中,仅有2人(3%)治疗失败,而头孢曲松钠治疗的65名患者中,有15人(23%)治疗失败(HR,7.50;95% CI,1.71~32.80;P=0.01)。两组发生的非严重不良事件的人数相似,没有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
结论:结果表明,氟喹诺酮类药物将不再用于尼泊尔肠热症的治疗中。此外,在该研究情况下,头孢曲松钠在高比例的肠热症血液培养阴性的患者中是次优的。由于抗菌剂,尤其是氟喹诺酮类药物,是肠热症仅有的常规使用的控制措施之一,因此新诊断、新治疗选择、使用现有疫苗和开发下一代疫苗的评估是需要排在第一位的。
(选题审校:顾歆纯 编辑:吴刚)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根据该研究的结果我们也可以考虑左氧氟沙星是否同样适用于肠热症的治疗。)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