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急性加重患者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
2016-01-20
564

炎症性肠病(IBD)急性加重的住院患者常需接受抗生素辅助静脉注射类固醇治疗。但2016年1月,发表在《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IBD恶化患者中,抗生素联合静脉类固醇与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住院期间药物治疗需求降低相关,但没有显著的长期获益,对克罗恩病患者的长期和短期临床结局均无显著影响。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急性加重的住院患者常需接受抗生素辅助静脉类固醇治疗。但目前这种疗法的有效性仍是未知。

目的:确定抗生素辅助静脉类固醇治疗是否可改善短期和长期临床结局。

方法:研究纳入2009年至2014年间住院且接受静脉注射(IV)类固醇辅助或不辅助抗生素治疗的IBD患者。研究设定的结局包括住院时间(LOS)和住院期间及90天、265天时需要药物和外科治疗。此外,研究人员还对此前发表的随机试验进行了meta分析。

结果:研究共纳入254名患者[145名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209名克罗恩病(CD)患者]。在CD患者中,联合静脉类固醇和抗生素并未改善其住院期间药物治疗、手术或者1年时住院的需求,但可能与更长LOS (6.1天vs.4.6天, P=0.02)相关。在UC患者中,进行抗生素治疗需要住院药物救援治疗的可能性小 [比值比(OR): 0.42, 95% 置信区间(CI): 0.19~0.93],但在LOS、住院手术、再入院或1年时手术没有显著差异。对3项相关随机试验进行的meta分析显示,辅助治疗组与安慰剂相比,临床结局没有显著差异(OR: 1.08, 95% CI: 0.50~2.32)。

结论:在IBD急性加重的患者中,抗生素联合静脉类固醇与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住院期间药物治疗需求降低相关,但没有显著的长期获益,对克罗恩病患者的长期和短期临床结局均无显著影响。

(选题审校:李慧博 编辑:朱婧)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