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置换主要是针对心脏的瓣膜出现病变以后,无法用内科保守的方法纠正的病例进行的。术后护理非常重要。2014年11月发表在《Eur Heart J.》的一项由法国和加拿大研究者进行的研究,分析了瓣膜置换后的一些抗血栓治疗的优缺点。
瓣膜置换后的抗血栓治疗包括一些不同情况。机械假体长期抗凝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根据假体和患者的特点调整目标INR值。在美国指南中,低剂量阿司匹林作用是全身性的,欧洲指南限制更多。机械瓣膜置换后不久,使用早期肝素治疗,尽管没有时间、类型和药物剂量的精确推荐。目前有机械假体的患者禁用直接口服抗凝药。生物假体的主要优势是不需要长期抗凝治疗。二尖瓣生物假体置换术后指示早期抗凝,将现在受赞成的生物瓣膜移植后不久使用的阿司匹林用在大动脉位置。早期双凝抗血小板治疗在经导管的主动脉瓣膜置换后,随后进行单抗血小板治疗。不过,由于证据水平低,高风险病人需要抗血栓治疗优化。尽管指南在大多数问题上一致,仍需进一步的对照试验以研究分歧及一些推荐的低水平证据,尤其是关于抗血小板治疗及口服抗凝药联合早期术后抗血栓治疗。
(选题审校:门鹏 编辑:丁好奇)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