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在线发表在《Blood》的一项国际标准随机对照试验首次证明了患者遗传药理学差异可影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治疗反应。
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FC)化疗是当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主要治疗方法。 CYP2B6是能将环磷酰胺转换为其活性形式的一种多态性细胞色素P450亚型。该项研究对CYP2B6基因变异对白血病FC化疗的可能影响进行了检测。研究通过LRF CLL4试验(比较苯丁酸氮芥、氟达拉滨和FC)来采集DNA样本,通过TaqMan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CYP2B6 SNP c.516G>T和c.785A>G位点,二者定义了最常见的变异等位基因(* 6)。
在455个成功基因分型的样本中,265(58.2%)、134(29.5%)和29(6.4%)被分别归类为* 1 /* 1、*1 /* 6和* 6/*6。至少表达一个*6等位基因的患者在接受FC后明显不可能达到完全缓解(CR)(比值比为0.27,P = 0.004),但苯丁酸氮芥或氟达拉滨治疗则无该表现。个体响应指标分析证实这种劣效性反应是由受损的细胞减灭所引起,而非延迟的造血恢复。
控制了年龄、性别、分期、IGHV突变状态、11q缺失和TP53缺失/突变状态的多因素分析表明,CYP2B6*6和TP53突变/缺失是FC后获得CR的唯一独立决定因素。该研究首次证明了患者遗传药理学差异可影响CLL的治疗反应。这项试验作为一项国际标准随机对照试验在www.clinicaltrials.gov注册,序号为NCT58585610。
(选题审校:张萌萌 编辑:刘爱菊)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