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和降低肾毒性发生率
2013-12-17
515

关于治疗药物监测(TDM)对万古霉素的必要性是有争议的。10月发表在《PLoS One》上的一项研究评估了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中,进行TDM能够显著增加临床有效率和降低肾毒性发生率。

背景与目的:关于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TDM)的必要性是有争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给予万古霉素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患者中评价进行TDM的必要性。

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s、Cochrane图书馆以及两个中国文献数据库(CNKI,CBM)。纳入比较TDM组和非TDM组之间临床结局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两个评价者分别独立的对数据进行提取。主要终点为临床疗效。次要终点包括万古霉素的相关肾毒性、万古霉素治疗的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应用Mantel - Haenszel法固定效应法(FEM)进行Meta分析。比值比(OR)或加权平均差异(WMD)的95%置信区间(95%可信区间)分别计算二分类和连续的结局指标。

结果:该meta分析纳入一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和5项队列研究。与非TDM组相比,TDM组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OR = 2.62,95%CI为1.34~5.11,P = 0.005 )和降低肾毒性发生率(OR = 0.25 ,95%CI为0.13~0.48,P<0.0001)。亚组分析显示,在队列研究亚组中(OR = 3.04,95% CI为1.34~6.90)以及亚洲人群亚组中(OR = 3.04,95% CI为1.34~6.90)TDM组均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所有亚组结果显示,TDM组可显著降低肾毒性发生率。TDM和非TDM组的万古霉素治疗时间(WMD = -0.40,95% CI为-2.83~2.02,P = 0.74)或住院时间(WMD = -1.01,95% CI为-7.51~5.49,P = 0.76)没有差异。只有一项研究报告了死亡率。

结论:最新研究表明,在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的患者中,进行TDM能够显著增加临床有效率和降低肾毒性发生率。

(选题审校:叶志康 编辑:范莹)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