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类摄入与特殊原因死亡率之间是否存在关联?10月,发表于《Am J Clin Nutr》的一项亚洲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汇总分析表明,亚洲国家的肉类摄入量有所增加,但高风险的死亡率与肉类摄入之间的关联缺乏证据。
背景:已证实西方人群摄取的总肉量或红肉量与更高的死亡率风险相关,但在亚洲人群中此风险却鲜为人知。
目的:我们研究了肉类消费的时间趋势,以及亚洲人群肉类摄入与全因和特殊原因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
设计:使用联合国生态数据,以对比具体国家的肉类消费。 分别在孟加拉国、中国、日本、朝鲜与台湾进行8个亚洲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112310名男性与18 4411名女性,随访时间为6.6至15.6年,共有24283名全因死亡、9558名癌症以及6373名心血管疾病(CVD)死亡。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估特定研究的风险比和95%可信区间,利用随机性效应模型进行汇总。
结果:亚洲国家的红肉消费明显低于美国。日本和韩国的鱼和海鲜消费高于美国。汇总分析发现,男性与女性的总肉(红肉、家禽肉、鱼/海鲜)摄入量与全因、CVD、癌症死亡率没有关系;男性最高与最低四分位数对比的全因死亡率HRs为(95%可信区间)1.02(0.91,1.15),女性为0.93(0.86,1.01)。
结论:生态数据显示,亚洲国家的肉类摄入量有所增加;然而,我们的汇总分析并不能提供将高风险的死亡率归因于肉类摄入量的证据,也不能提供证据表明高风险的死亡率与红肉、家禽肉、鱼/海鲜呈负相关。在亚洲国家,红肉摄入量与男性CVD死亡率,女性的癌症死亡率呈负相关。
(选题审校:叶志康 编辑:吴晓毅)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