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血运重建的ACS老年患者长期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比较
2013-09-13
320

2013年8月发表于《Circulation》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药物治疗的未进行血运重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老年患者中,年龄的增长与长期心血管风险和出血事件的增加相关,但是,老年患者中减量普拉格雷和氯吡格雷的使用在缺血或出血结局上没有差异。

背景:和年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研究是不足的。推荐具有ACS的年幼患者、较低体重患者和老年患者应用低剂量普拉格雷(5 mg/天),来减少标准剂量普拉格雷(10 mg/天)的出血风险。

方法和结果:总共9326名药物治疗的ACS患者在联用阿司匹林基础上,被随机分配到≤30个月的普拉格雷组(10 mg/d;≥75岁或者<75岁且体重<60 kg使用5 mg/d)或氯吡格雷(75 mg/天),这些患者来自于靶向血小板抑制来确定ACS药物管理的最佳治疗策略试验(TRILOGY ACS)(<75岁,n=7243;≥75岁,n=2083)。在血小板功能亚研究中,共对515名年龄≥75岁的受试者(25%的老年群体)进行了连续的血小板活性单位测定。首要终点结局(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肌梗死中溶栓(TIMI)大出血的累积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且在老年患者中升高≥2倍。在年龄≥75岁的患者中,TIMI大出血(4.1% vs 3.4%;风险比,1.09;95%置信区间,0.57~2.08)和首要终点结局发生率在减量普拉格雷组和氯吡格雷组中相似。虽然仅在普拉格雷组中出现了30天治疗血小板活性单位值较低和体重较低之间的关联性,但是在血小板功能亚研究中,年龄≥75岁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单位值与体重之间无显著性的交互作用(P=0.06)。在所有的年龄≥75岁的患者中,无论是两个治疗组有没有TIMI大出血/少量出血事件,都没有发现到体重上的显著性差异。

结论:在药物治疗的ACS患者中,年龄的增长与长期心血管风险和出血事件的增加相关,老年患者中减量普拉格雷和氯吡格雷的使用在缺血或出血结局上没有差异。老年患者中,减量普拉格雷和氯吡格雷间没有观察到体重、药效学反应和出血风险间具有显著性的交互作用。

(选题审校:闫盈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

本文由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编辑完成。

(专家点评:老年患者,尤其是老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功能进行性下降,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与正常成年人可能有较大不同。但是,由于很多临床试验将老年患者排除在外,导致老年患者用药的指南、循证医学证据等很有限。令人欣喜的是,目前在新药的研发当中,已开始重视特殊人群的用药情况。本期有2篇研究对老年患者普拉格雷的使用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另一篇为J Am Coll Cardiol. 2013;62(7):577-583),可结合阅读。)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北京诺默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内容由环球医学独立编写,其观点并不反映优医迈或默沙东观点,此服务由优医迈与环球医学共同提供。

如需转载,请前往用户反馈页面提交说明:https://www.uemeds.cn/personal/feedback

参考资料
Circulation. 2013 Aug 20;128(8):823-833.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3852610
(0)
下载
登录查看完整内容